您好,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
服务热线:13291198023

 新闻资讯 

 最新最全的新闻资讯与您分享 

首页 >> 新闻资讯 >> 公司新闻

无铅焊锡条使用规范

2025-08-206人浏览

无铅焊锡条的使用规范是保障焊接质量、操作安全及符合环保标准的核心依据,需覆盖前期准备、焊接操作、后期处理、安全防护四大环节,

同时结合无铅焊锡 “熔点高、易氧化、润湿性弱” 的特性针对性管控,具体规范如下:

一、前期准备规范(焊接前必须完成)

前期准备的核心目标是消除焊接障碍(如氧化、杂质),匹配无铅焊锡的工艺要求,避免 “虚焊、冷焊” 等缺陷。

1. 材料与工具检查

焊锡条合规性:

需确认焊锡条符合RoHS 2.0(铅≤1000ppm、镉≤100ppm)及应用场景标准(如汽车电子需符合 IATF 16949),包装上需标注 “无铅” 

标识、合金成分(如 Sn-3.0Ag-0.5Cu)、熔点范围、生产批号及保质期,禁止使用过期(通常保质期 12 个月,开封后 6 个月内用完)或成

分不明的产品。

助焊剂匹配:

无铅焊锡润湿性差,必须搭配无铅专用助焊剂(松香基或有机酸型,卤素含量≤0.5%),禁止混用有铅助焊剂(会导致铅超标);根据焊接方

式选择助焊剂形态(波峰焊用液态助焊剂、手工焊用焊锡丝内置助焊剂),且助焊剂需在保质期内(未开封 12 个月,开封后 3 个月)。

工具适配性:

焊接工具(电烙铁、波峰焊炉)需具备精准控温功能(无铅焊锡熔点比有铅高 30-50℃,如 SAC305 需 250-270℃,Sn-58Bi 需 180-200℃),

控温误差≤±5℃,避免温度过低导致焊锡不熔、过高导致元器件损坏或焊锡氧化。

烙铁头需选用无铅专用材质(如铁镍合金、陶瓷涂层),禁止使用有铅烙铁头(残留铅会污染无铅焊锡),且烙铁头需无氧化、无变形

(氧化会导致热传导效率下降)。

2. 待焊工件预处理

清洁除污:

用酒精(95% 以上纯度)或专用 PCB 清洁剂擦拭待焊焊点(如 PCB 焊盘、元器件引脚),去除油污、灰尘、氧化层(氧化层会阻碍焊锡浸润)

;若氧化严重(如铜焊盘发黑),可用细砂纸(800 目以上)轻磨,再清洁。

防氧化处理:

预处理后的工件需在 2 小时内焊接,避免二次氧化;若需存放,可喷涂薄层无铅防锈剂(如有机硅类),焊接前用酒精擦除。

二、焊接操作规范(核心工艺管控)

无铅焊锡焊接需严格控制 “温度、时间、浸润度”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焊点缺陷。

1. 手工焊接(电烙铁焊接)规范

操作步骤 规范要求 注意事项

1. 烙铁预热 按焊锡条熔点设置温度(如 SAC305 设 250-270℃,Sn-0.7Cu 设 260-280℃),预热时间 5-10 分钟,用测温仪确认烙铁

头实际温度(避免显示温度与实际不符)。 禁止空烧烙铁(超过 10 分钟未使用需调至休眠温度,如 150℃),防止烙铁头氧化。

2. 上锡润头 预热完成后,用焊锡条在烙铁头尖端涂一层薄锡(“润头”),确保烙铁头与焊点接触时热传导良好。 润头锡量

以覆盖烙铁头尖端为宜,过多会导致焊锡浪费,过少会导致热传导不足。

3. 焊点焊接 ① 烙铁头同时接触焊盘和元器件引脚(接触点距焊点 1-2mm),停留 1-2 秒(让焊点温度升至焊锡熔点);

② 送焊锡条至焊点(而非烙铁头),焊锡量以覆盖焊点、填满焊盘孔为宜(如 0805 元器件焊点锡量约 0.1g);

③ 焊锡熔化后,先撤离焊锡条,再停留 0.5 秒后撤离烙铁头,确保焊点凝固。 禁止 “点锡”(反复将焊锡条点在焊点上),避免焊锡未充分浸润;

禁止焊接时间过长(超过 3 秒),防止元器件过热损坏(如 LED、芯片)。

4. 焊点检查 焊接后 30 秒内(焊点未完全冷却),用放大镜(10-20 倍)检查焊点:

- 外观:呈 “半月形”,表面光滑、无毛刺、无气孔;

- 浸润:焊锡完全覆盖焊盘和引脚,无 “虚焊”(焊锡未包裹引脚)、“冷焊”(焊点发暗、粗糙)。 若焊点不合格,需先用电烙铁融化

焊锡清除,再重新焊接(同一焊点返工不超过 2 次,避免焊盘脱落)。

2. 波峰焊(批量焊接)规范

焊炉参数设置:

焊炉温度需比焊锡条熔点高 30-40℃(如 SAC305 焊炉温度设 245-255℃,Sn-58Bi 设 165-175℃),输送带速度 2-3m/min(确保焊点浸润时间 3-5 秒);

助焊剂喷涂量需均匀(覆盖率≥95%),喷涂压力 0.15-0.2MPa,避免过多导致残留、过少导致润湿性差。

焊锡槽维护:

每日焊接前需清除焊锡槽表面的氧化渣(“锡渣”,无铅焊锡氧化速度是有铅的 3 倍),避免氧化渣混入焊点导致缺陷;每周检测焊锡成分(通过光谱仪),

若银、铜含量低于标准(如 SAC305 银≤2.8%、铜≤0.4%),需补充对应合金元素。

工件传送:

PCB 板需水平放置(倾斜度≤5°),避免焊点漏焊;元器件引脚朝下,与焊锡波峰垂直接触,防止 “桥连”(相邻焊点短路)。

三、后期处理规范(焊接后质量保障)

1. 焊点冷却与清洁

冷却要求:

焊接后的工件需自然冷却至室温(25℃左右),禁止用冷水或风扇快速降温(会导致焊点内部应力集中,降低强度);冷却时间根据工件大小而定,小元器件

(如电阻、电容)需 10-20 秒,大元器件(如芯片、连接器)需 30-60 秒。

残留清洁:

若助焊剂残留较多(如松香基助焊剂),需用无铅专用清洗剂(如异丙醇、环保型溶剂)清洗焊点,去除残留(残留会导致焊点腐蚀、绝缘性能下降);

清洗后需晾干(或用热风枪低温吹干,温度≤80℃),避免清洗剂残留。

2. 质量检测与记录

检测项目:

批量焊接需抽样检测(抽样比例≥5%),包括:

外观检测:用放大镜检查焊点是否符合 “光滑、无毛刺、无气孔” 标准;

可靠性检测:进行 “温度循环测试”(-40℃~125℃,100 次循环)和 “振动测试”(10-500Hz,加速度 10g),测试后焊点无开裂、脱落;

环保检测:用 X 射线荧光光谱仪(XRF)检测焊点铅含量,确保≤1000ppm。

记录留存:

需记录焊接日期、焊锡条批次、焊接参数(温度、时间)、检测结果,记录保存至少 1 年(汽车电子需保存 3 年以上,符合 IATF 16949 要求)。

3. 废料处理

焊接产生的锡渣、废焊锡条需分类收集,交由有资质的环保回收企业处理(需提供回收企业的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》),禁止随意丢弃(

无铅焊锡虽铅含量低,但仍属于危险废物,随意丢弃会污染环境);

回收记录需留存,包括废料重量、回收日期、回收企业名称,以备环保部门检查。

四、安全防护规范(保障操作人员安全)

无铅焊锡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助焊剂挥发物(如松香酸)和微量金属蒸汽(如锡、银),需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管控:

1. 个人防护

穿戴装备:

操作人员需佩戴无粉丁腈手套(避免手汗污染工件,同时防止助焊剂刺激皮肤)、防护眼镜(防止焊锡飞溅入眼)、防尘口罩(N95 级以上,

过滤助焊剂挥发物和锡渣粉尘);若焊接量较大,需穿防静电工作服(避免静电损坏元器件)。

操作禁忌:

禁止用手直接触摸高温烙铁头或刚焊接完的工件(温度可达 200℃以上,易烫伤);禁止在焊接区域饮食、吸烟(防止有害物质摄入)。

2. 环境管控

通风要求:

焊接区域需安装局部排风系统(如排烟罩,风量≥1200m³/h),排烟罩距焊接点距离≤30cm,确保助焊剂挥发物和锡蒸汽及时排出;

车间整体通风换气次数≥6 次 / 小时,避免有害物质积聚。

温度与湿度:

焊接环境温度控制在 20-28℃,湿度 40%-60%(湿度过低易产生静电,过高会导致焊锡氧化加快);禁止在粉尘多、腐蚀性气体(如氨气、氯气)的环境中焊接。

消防措施:

焊接区域需配备干粉灭火器(禁止用水基灭火器,焊锡遇水会飞溅)和防火毯,距离易燃物品(如纸箱、塑料)≥1 米;每日检查消防设备是否完好。

五、常见违规操作及后果

违规操作 可能后果

混用有铅助焊剂或烙铁头 导致焊点铅超标,不符合环保标准,出口产品可能被退货

焊接温度过高(如 SAC305 用 300℃以上) 焊锡氧化严重,焊点脆性增加;元器件(如芯片)过热损坏

焊接时间过长(超过 5 秒) PCB 焊盘脱落,元器件引脚氧化,导致虚焊

不做焊点清洁 助焊剂残留腐蚀焊点,降低电路绝缘性能,长期可能导致短路

无通风防护 助焊剂挥发物刺激呼吸道,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职业健康问题

遵循以上规范可有效提升无铅焊锡条的焊接可靠性,降低缺陷率(目标缺陷率≤0.1%),同时保障操作人员安全和环境合规。不同应用场景

(如汽车电子、医疗电子)可在此基础上增加专项要求(如医疗电子需符合 ISO 13485 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)。


本新闻不构成决策建议,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拥有最终解释

权并保留根据实际情况对声明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权利。

[转载需保留出处 - 本站] 分享:【焊锡信息】http://www.173aa.com


  • 立即分享:
  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