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铅焊锡条的熔点会受到储存条件的影响吗?
无铅焊锡条的熔点本质上由其合金成分(如锡、银、铜、铋的比例)决定,在规范储存条件下,熔点不会发生变化;但如果储存不当,
可能因焊锡条本身出现物理 / 化学变质,间接导致 “实际焊接时表现出的熔化特性异常”,而非熔点本身的数值改变。以下从
“储存对熔点的影响逻辑”“不当储存的具体问题”“规范储存要求” 三方面详细说明:
一、核心结论:规范储存不改变熔点,不当储存影响焊接效果(非熔点本身)
无铅焊锡条的熔点是合金的固有物理属性,仅由成分比例决定(如 Sn-3.0Ag-0.5Cu 的熔点 217-220℃是固定区间,
Sn-58Bi 的 138℃共晶熔点是固定值)。
储存条件(如温度、湿度、密封性)不会改变其内部合金的原子结构和成分比例,因此熔点的理论数值不会因储存而升高或降低。
但不当储存会导致焊锡条表面变质,进而在焊接时出现 “熔化不顺畅、焊点缺陷”,容易被误判为 “熔点变化”。
二、不当储存的具体问题:不改变熔点,但破坏焊接性能
若储存环境不符合要求,无铅焊锡条可能出现以下问题,间接影响熔化效果,但并非熔点本身改变:
1. 表面氧化:导致 “熔化后润湿性差”,非熔点升高
无铅焊锡(尤其锡含量高的 SAC 系、Sn-Cu 系)在潮湿、高温或接触空气的环境中,表面易生成氧化锡(SnO₂) 薄膜:
氧化锡的熔点高达 1127℃,远高于焊锡本身的熔点(如 217-220℃);
焊接时,氧化层会包裹焊锡芯,导致焊锡 “难以熔化浸润”(表现为 “锡珠飞溅、焊点不饱满”),但焊锡芯的实际熔点仍为原数值,
只是氧化层阻碍了熔化后的正常流动。
2. 助焊剂失效:导致 “熔化后无浸润性”,非熔点改变
部分无铅焊锡条(如手工焊用)内置助焊剂,若储存时密封不严、湿度超标(如长期暴露在 RH>60% 环境中),助焊剂会吸收水分或挥发:
焊接时,失效的助焊剂无法去除焊点氧化层,焊锡即使熔化也无法与焊盘结合(表现为 “虚焊”),但焊锡的熔点未变化,问题根源是助焊剂
功能失效,而非焊锡本身熔点异常。
3. 物理变形:不影响熔点,但影响焊接操作
若储存时受到重压、高温(如靠近热源,温度>40℃),焊锡条可能出现弯曲、变形甚至局部软化(但未达到熔点,不会熔化):
软化后的焊锡条在焊接时(如插入波峰焊炉)易断裂,导致供锡不均,但焊锡的熔点数值仍为原合金对应的范围,物理变形仅影响操作便利性,
不改变固有熔点。
三、规范储存要求:避免间接影响,保障焊接性能
为防止上述问题(而非维持熔点),无铅焊锡条需遵循以下储存规范,确保焊接时熔化效果符合预期:
1. 环境控制:温度、湿度、密封性
温度:储存环境温度控制在 15-30℃,远离热源(如电烙铁、焊炉、空调出风口),避免高温导致助焊剂挥发或焊锡条软化。
湿度:相对湿度(RH)≤60%,避免潮湿环境导致焊锡表面氧化、助焊剂吸潮;若环境湿度较高,需在储存柜内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),
并定期更换。
密封性:未开封的焊锡条需保持原包装(真空或密封袋)完好;开封后未使用完的焊锡条,需用密封袋或防潮箱密封保存,隔绝空气
(尤其 SAC 系、Sn-Bi 系焊锡,氧化速度更快)。
2. 堆放要求:避免物理损伤
焊锡条需直立或平放堆放,避免重压(如堆叠高度不超过 5 层,单条重量≤1kg 时),防止弯曲变形;
禁止与腐蚀性物质(如酸碱溶液、有机溶剂)同库储存,避免焊锡条表面被腐蚀(如锡锌系焊锡易受酸性物质影响,表面出现白斑)。
3. 储存期限:避免长期存放导致性能衰减
无铅焊锡条的保质期通常为 12 个月(未开封),开封后建议在 3 个月内 使用完毕;
即使储存环境合规,长期存放(如超过 18 个月)也可能导致助焊剂缓慢失效、焊锡表面轻微氧化,虽熔点未变,但焊接性能会下降,
建议优先使用生产日期较近的产品。
四、总结
无铅焊锡条的熔点是由合金成分决定的固有属性,规范储存不会改变其熔点数值;不当储存(如氧化、助焊剂失效、物理变形)
只会影响焊接时的熔化效果(如浸润性、流动性),但并非熔点本身发生变化。
核心储存目标是:通过控制环境、密封防潮,避免焊锡条表面变质和助焊剂失效,确保焊接时焊锡能按原熔点正常熔化,而非
“维持熔点数值”。
本新闻不构成决策建议,客户决策应自主判断,与本站无关。本站拥有最终解释
权并保留根据实际情况对声明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的权利。
[转载需保留出处 - 本站] 分享:【焊锡信息】http://www.173aa.com